来源:雪球 今天早盘调仓加了中国,但我不建议那些对持怀疑态度的人在这个时候买入,我加仓是看好公司,是按照3年后的业务状态买的,如果有人只是想捡个便宜,还是远离的好。
当中国撞上了灰犀牛
来源:雪球
今天早盘调仓加了中国,但我不建议那些对持怀疑态度的人在这个时候买入,我加仓是看好公司,是按照3年后的业务状态买的,如果有人只是想捡个便宜,还是远离的好。
这次计提,对很多人来说是黑天鹅,对深入研究的人来说更像是灰犀牛。所谓的雷是早就放在那里的,并不是一直被遮掩着然后突然暴露的,实质上不过是分次计提还是一次性计提的区别。公司这几年赚的钱都在账上,不会因为会计方式有所改变。我会继续观察城市运营的进展,这才是中国的命脉。
2017年伤了一大批房企,各家年报里都会有一些痛点,只是集中批露了。那两年拿地多的企业,都有一些项目不赚钱,只是多少的问题,即便有些拿的不是地王,后面也亏了。很多人在质疑管理层的专业能力,不该在那个时候高歌猛进,可如果没有限价呢?拿地的时候,有谁说过“面包不能卖得比面粉贵”?
我们看中报和三季报,很多企业增收不增利,就是这个原因。但这和企业当时的市场判断没有多大关系,事实上现在很多限价地大幅低于周边二手房,当初拿地是没错的,错的是没那么好的运气。好在从2018年开始,限价就已经是行规,再拿地的时候大家都能有个标尺,不会再买比面包还贵的面粉了。这也是我为什么说这是“一次性”的原因,这段历史不会再复制了。
当然,原本可以用三年分摊到账上的东西,现在一次性计提了,对做短线(短线不是按照持仓时间来算的,很多人只是被套的时间久而已,都是短线思维)的人来说确实是一个大雷。的计提并没有超出我的接受范围,但恐怕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承受能力,这里主要原因是长线与短线的区别吧。我很多次都说过,中国我至少会持有3年,然后看城市运营的效果再判断是否继续持有。这种一次性计提和用三年分摊,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,3年内公司赚的钱总数是不变的,事实上现金流一直都没有变过。
至于管理层诚信问题,7月份大股东增持,成本是5.7元;10月份3位核心高管增持,4.2元左右,都是真金白银。目前大股东增持部分已经亏了8亿多港币,3位核心高管增持部分也亏了近1/4,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就为了套几个散户吗?没必要吧。
我一直都是严格执行仓位纪律的,单行业最高仓位是50%。之前已经买满了,今年以来融创涨得多一些,也挤占了的相对比例。所以现在的加仓不是随意买的,只能是跌多少加多少,跌得多才能加得多。
就我个人而言,其实是盼着多跌一点的,这样才能买得更多。我一向都喜欢用空间换时间的调整方式,那种不涨不跌磨时间的走法,才是投资者的大敌。我的持仓成本现在是4元略多一些,希望这次有机会通过不断买入降到4元以下。
每个人看到的东西都是相似的,但理解上却有天壤之别,做自己能理解的事,不把未来寄托在他人身上,这是投资的基本功。我理解那些不满的言语,但对我而言,这种非常时期,既是能够用更低的价格买到股票的良机,也是提升自己判断能力和承受能力的难得考验,根本没有时间去抱怨或者哀叹。
时间是我们的朋友,常识是我们的安全带,在没有超出常识的时候,我们最好相信时间。而非常时期的一瞬,抵得上太平时代的一年,这种时候我会好好珍惜,这时的记忆会是我们投资生涯里被长久记住的一幕,大家共勉。